9体育行业百科详情

【使命】博物馆Vol.192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宝鸡青铜器博物前身为始建于1956年的宝鸡历史文物陈列室。博物馆新馆位于宝鸡市滨河南路石鼓山上的华石鼓园内,于2010年落成,是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

  新馆建筑面积3.48万方米,馆藏文物余件组,其一级文物120余件,包括何尊折觥厉王胡簋墙盘秦公镈等禁止出境文物。

  宝鸡青铜器博物建于宝鸡市石鼓山风景区内,项目选址西靠石鼓山,接茵香河,背山面水,南临301道,地势西高低。总用地面积约方米,基地面积方米,总建筑面积方米,为风格独特的台五鼎造型,气势雄伟,新颖别致,浓缩了西列鼎制度的深刻内涵。

  博物主体建筑分为五层,建筑形象运用了高台门阙青铜后土的建筑语言,寓意着宝鸡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古代文明的尊崇地位,同时也完美地结合了石鼓文化与青铜文化。

  建筑形体采用对称的手法,面布局集而又有分散变化,以现代展览空间需求为主,包括文物展览厅学术报告厅游客接待心文物库房办公楼等五大部分。

   青铜铸文明

  宝鸡青铜器博物的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有青铜器之乡礼之邦帝之路和智慧之光四个部分,荟萃了宝鸡地区出土的商青铜器1500多件,其有何尊逨盘秦公镈等百余件宝重器。

  第一个展厅青铜之乡,面积606方米,展品260件,以杨家村窖藏复原为展示核心,从而引出杨家村出土文物陈展区宝鸡其他重要青铜器文物展区青铜器之乡主题陈列区以及之溯源版块四大展区。

  该展厅是按比例定制的宝鸡地形沙盘,沙盘上标明了宝鸡的三区九县及重要遗迹遗址。吊顶上设置有商时期青铜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及宝鸡青铜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 历史上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不计其数,青铜器有上万件,这些青铜器包括新成立之前出土的传世品和公安部门收缴的盗掘品,以及新成立后的考古发掘出土文物。青铜器博物展出的主要是在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

  新成立以后,随着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不断重视,考古事业的发展和考古科技手段的进步,使埋藏在地下数千年的青铜器有了一个良好的社会保护环境,也使得世人可以一睹这些宝的风采。

  窖藏是构成青铜器之乡青铜文化的一大特点,特别值得一提。在众多窖藏,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则是重之重。2003年冬天,考古工作者在眉县杨家村通过抢救清理,出土鼎盘盉盂壶鬲匜等27件大型青铜礼器,这27件青铜器上都有铭文,其逨盘的铭文长达372字。这个青铜窖藏所在地杨家村自1955年以屡出青铜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第二展厅礼之邦,面积947方米,展品688件,以对礼的追溯和阐释为线索,重点展现厉王胡簋,解读一个民族情结的缘起;通过对墙盘的重点解读,以及相关文物的配套陈列,追颂西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文治武功;以宝重器何尊作为本单元的收官之作,重点呈现营建洛邑,宅兹的铭文特写,追溯二字的由。通过对文物信息的阐述,描绘出一幅兴于朝礼制下的辉煌盛世。

  天子向注重礼法,制定了严格的礼,而青铜器的使用,在礼也有严格的规范。随着青铜工艺的进步,青铜器与礼制的结合愈发紧密。

  在西时代,簋也是重要的礼器之一,与西礼器的核心铜鼎配合使用。簋相当于现代的饭碗,在祭祀和宴会场合,簋和鼎的多寡与组合形式显示着古人的不同地位和身份。一般是四簋五鼎,六簋七鼎,八簋九鼎相配,标志身份地位的高低。在展馆,天子宴飨诸侯的盛景也以实景再现的形式出现,参观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王朝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定。

  第三展厅帝之路,面积947方米,展品360件,以王室的衰败和迁为背景,以秦帝的崛起之路为线索,展现出曲折流转的历史脉络。以西的尾声作为展览的开篇,逐次展现非子养马襄公立文公猎武公创县宣公刻石穆公称霸以及始皇加冕的历史节点。在两个族群发展的此消彼长间,展现了一场宏大的民族历史的兴衰之旅。

  虽然衰秦兴的历史借助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得以全方位展示,但精美而神秘的青铜器同样不可或缺,秦公镈将会是这间展厅的主角。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与编钟罄组合使用,形体特大的镈用以指挥乐队,节奏性强,盛行于春秋战时期,常用于贵族在祭祀或宴飨等礼仪场合。

  1978年宝鸡市杨家沟乡太公庙村村民在取土时意外发现一个窖藏,经专家发掘清理,出土8件青铜器,其秦公钟5件秦公镈3件。3件镈造型别致形体宏大铸造精美,外观装饰有透雕的蟠龙和凤鸟,轻灵有致,纹饰细致活泼,呈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

  第四展厅智慧之光,面积606方米,展出文物160件。以单元叙说为逻辑构成,结合器物图文的静态展陈,漫画语言呈现的电子互动桌面,视觉冲击力强的宽幅多媒体系统,生动有趣的作坊体验,多层面多角度诠释了青铜器从制模翻范到铸造成器的完整工艺。重点展示宝折觥,展现青铜器造型及纹饰的独特艺术神韵,突出青铜文化的艺术特色。

   陶语诉春秋

  陶语诉春秋古代陶瓷与文化生活展以时间划分为文明的初声无字的天书陶制的人生盛唐的气象凝固的风尚和土里土器六个部分,分别展出新石器彩陶文化代钟鸣鼎食汉代视死如生唐代各种陶俑宋代墓葬砖雕和各期瓷器,以及宝鸡地方民窑,计文物408件,全部出土于宝鸡地区,年代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代。包括龙山时代的华夏第一瓦最早的提线人偶,而且还能学代的饮食礼仪,更能领略到宋代的关风情。

   对镜贴花黄

  铜镜是博物收藏的一个大类,也是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贯穿了各个历史时期。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不同以往,将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结合在一起,展览形式别出心裁。背景以白色为主,所有展品配以图文,犹如一本徐徐展开的时尚杂志。

  展览不仅以时间为线索,对宝鸡青铜器博物藏古代铜镜进行全面的展示,同时随展的还有各个时期反映人们社会物质文化和时尚生活的装饰品日用品等文物。展览以铜镜为线索,引领人们穿越时空,寻找古代的时尚。通过展示镜子外面的历史印迹,寻找镜子里面的古代生活。

   明月照琼琚

  明月照琼琚古代玉器与艺术生活展主要以墓地出土的玉器为主,展览分为崇礼尚美天趣琢磨四个单元,汇集了琮璧玦柄形器玉辟邪等精品玉器151件。展览再现了先秦时期崇玉尚玉和以玉比德的玉文化特点。展示了先秦玉器的功能,装饰作用及制作技法。

   何尊

  西早期何尊,1963年宝鸡市贾村镇出土的何尊是西早期贵族何铸造的一件青铜酒器,通高38.5厘米口径29厘米圈足底径20×20厘米,重14.6千克。尊器身呈椭方形,圆口外侈,通体饰四道透雕的扉棱,造型典雅庄重,方圆相继,富有变化。尊上腹部饰以蕉叶纹和蛇纹,腹部及圈足饰饕餮纹,饕餮巨目利爪,粗大的卷角翘出器面;纹饰采用高浮雕与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繁缛华丽。

  何尊是西早期成王时的铜器,其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记载了成王在其亲政五年时,于新建成的都洛邑对其下属宗子的训诰。这段铭文记载了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而其宅兹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地区更是最早的文字记载。

   兴簋

  西期兴簋,宝鸡市扶风县庄白村一号窖藏出土,通高35.7厘米,口径22.8厘米。簋,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具,商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常以偶数的簋与奇数的鼎配合使用,表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该器出土8件,均由器身和器座构成,装饰有直棱纹,造型古朴典雅。

   逨盘

  西晚期逨盘,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通高20.4厘米口径53.6厘米重18.5公斤。盘为水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用于古人行沃盥之礼。该器造型优美,腹部及圈足处装饰窃曲纹,铺首为兽首衔环,盘外部布满翠绿色铜锈。它是杨家村窖藏出土青铜器史学价值最高的一件。盘内铸铭文21行372字,详细记述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从文王到宣王12代天子征战理政管治林的历史。

   逨盉

  西晚期逨盉,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通高48通长52厘米重12公斤。盉,为古代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调和酒味的浓淡。该器造型独特,构思奇妙,从铭文得知,是西单氏家族第八代逨为祭祀皇高祖单公而做的一件礼器。器身呈扁圆形,两面以龙纹装饰,盖首为凤鸟,凤首高昂,展翅欲飞,形象逼真。盖与器身连接处,是一只老虎,它歪着头向上攀爬,悠闲自得的样子却不失兽之王的威严。盉的鋬手是吞云吐雾的龙首,好像在空遨游,呼风唤雨。12厘米长而直的管状流,像是一条舞动身躯的长龙,正张着嘴准备吐出美酒。整个器身由四个龙首支撑而起,灵动稳健。逨盉以威风凛凛的老虎连接着刚强雄健的龙与柔美仁善的凤,烘托出一种龙腾虎跃凤呈祥,吉祥画面。龙与凤刚与柔动与静相互烘托,彼此呼应,和谐统一。

   四十三年逨鼎

  西晚期四十三年逨鼎一组,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43年逨鼎十件,该组器形纹饰与四十二逨鼎相同。因第九第十号两件器形较,不能通篇记铸,而将全文分为两部分,分铸于两件器物内壁,其余8件内壁均通篇铸录全文,铭文31行,计316字,记载了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六月旬丁亥这一天,逨因治理林,供应王室山物有功,王室册封其为官司历人类似于监察部长一职,训导其如何施政,及受到奖赏的情况。文年月干支月相俱全,为研究西历法提供了新的资料。

   四十二年逨鼎

  西晚期四十二年逨鼎,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42年逨鼎两件,纹饰铭文均相同,唯大有别。鼎自夏代开始出现后,一直沿用至汉魏时期,主要用于祭祀和宴飨,烹煮肉食的炊具。相传大禹定水患后,铸九鼎象征九州,九鼎遂成为传重器,是王权的象征。器内铸铭文25行281字,记述了在宣王42年公元前786年,司工散导引逨入门,立庭,北向而接受册命。

   胡簋

  西胡簋,1978年5月陕西扶风齐村出土,通高59厘米,口径43厘米,腹深23厘米,重60公斤。这是簋当最大的一件,被称为西簋王,宝物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西诸簋以此为最大。此簋铸于厉王十二年,是确知出地点的王器。

  内有铭文12行124字,是历王为祭祀先王而自作的一篇祝词。簋的造型和内部铭文的记载所提供的各类信息为当前研究西时期的礼教,祭祀制度,以及商青铜器的制造工艺材料装饰文字等各个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物证和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美术考古价值。

   秦公镈

  春秋时期秦公镈,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庄白大队出土,通高75.1厘米,镈身高53厘米,舞宽30.4X26厘米,重62.5公斤。秦公镈造型雄伟,鼓部齐,起四道飞棱,侧旁的两道飞棱,形状是九条蟠曲的飞龙,前后两条则是五条飞龙和一只凤鸟。舞部各有一龙一凤,背对背,向后回首。纽上有环。镈身上下各有一条带状花纹,由变形的蝉纹与窃曲纹组成。

  其上有铭文135字,是秦武公祭祀祖先的礼器,铭文提到了秦襄公秦文公秦静公秦宪公四代世系,着重讲了秦襄公被赏宅受之事。秦公镈对研究秦代先祖的历史极为重要,也有助于了解春秋早期秦地的青铜铸冶技术及音乐文化。

   筒形直棱纹提梁卣

  西筒形直棱纹提梁卣,通高33.3cm,带盖高29cm,腹深19.3cm,圈足径12.2cm,重3330g,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 墓地十三号墓出土,盛酒器。两件卣器形花纹均相同,唯大有别。卣体呈筒形,有提梁,带盖,卣身直口,深腹。提梁上有宽凹槽,凹槽部内侧有凸棱三道,提梁两端有圆雕兽头。盖面隆起,盖部有圆形握手,握手上有两对称穿孔,盖面饰一辐射状梯形直棱纹,盖沿器体颈部及底部纹饰相类,均饰以云雷纹作地的夔凤纹,且前后均有两对称兽首。卣腹上部有对称两半环,用以衔接提梁首端,腹部有两直棱纹,间夹一凸起宽条带纹。圆筒状提梁卣较为罕见,主要见于商末初。

   虢仲鬲

  西晚期虢仲鬲,岐山县博物馆征集。鬲,是古人常用的炊煮器,类似于煮稀饭的锅。大多器形为乳袋状三足,既可以扩大容积又可扩大受热面积。虢为封名,西时曾将虢分为西虢和虢,西虢是位于今天宝鸡虢镇一带,虢在河南三门峡一带。

   鲤鱼尊

  西鲤鱼尊,高15cm,尊口径7×4cm,重1.12kg,1988年茹家庄窖藏出土。盛酒器。通体作鲤鱼形,鱼身肥硕,分尾,口微张,口内空,但有隔,不与腔体连通,下唇口沿正处有一穿孔。圆眼,眼以粗阴线勾眼圈及瞳孔,眼外侧以细阴线勾眼眶,两侧腮部有一简化窃曲纹状鱼须,鱼体两侧遍布阴线鱼鳞纹。鱼背部有长方形开口,上设一盖,与鱼身开口相扣合,盖面设背鳍状钮,作钮两侧下部各设一半环形钮连一钮环。盖面两侧各饰一细阴线雕鲤鱼纹,边沿饰两龙蛇状纹,盖沿后缘饰阴线窃曲纹。鱼腹下设4人形足承托。鱼尊器形逼真生动,优美典雅,堪称青铜艺术珍品。

   象尊

  西象尊,通高23.6厘米,首至尾长37.8厘米,尊背方口4.8×9厘米,重4500g,1974年宝鸡市茹家庄 墓地一号墓乙室出土。盛酒器。尊体作象形,象体肥硕丰满。方形尊盖置于象背,盖面有两圆环,圆环上接以链环与器体相连。象鼻高挑,空,以鼻为流,象口微张,齿牙外露,两圆目突出,圆耳耸起,四柱足较短粗,象尾自然下垂。器盖饰四组卷体蛇纹,象身饰以云雷纹衬地的凤鸟纹,间填以三角形几何纹,该件象尊造型设计独特,纹饰布局巧妙。

   秦吕不韦八年戈

  战秦吕不韦八年戈,长21.7厘米,重0.3公斤,1982年宝鸡市铜件厂拣选。勾杀兵器。援上扬,无脊,内直,有一穿,胡下部残折,栏侧仅存两穿,援胡均有刃,内部正面竖刻铭文三行十五字,八年,相邦吕不韦造,诏事图丞蕺工奭。背面横铸诏事二字,又刻有属邦二字。该戈形制独特,铸造时间明确,铭文内容丰富,是研究战秦兵器和工官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 本文部分信息源于宝鸡青铜器博物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上一篇:【常识中心】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下一篇:【运营】晓琪抖音 阜阳县抖音